Skip to content
Skip to main navigation
Skip to first column
Skip to second column
haohaoaiwo.net 好好爱我
Home
四书孟子
四书-孟子
Title Filter
Display #
5
10
15
20
25
30
50
100
All
#
Article Title
Author
Hits
1
010 四书-孟子 【万章下】四书 孟子 10 万章下 《万章》下篇共九章,记叙了孟子与万章等人的对话,阐述了孟子关于圣人、爵禄制度及人与人之间交往原则等的观点和主张。 孟子极力赞颂孔子,认为他是“圣人”而且.是前代圣人中的“集大成”者,是“圣之时者也”,是尧舜以来先王先贤思想的继承者。 孟 子论述了天子以至于士之间的爵位制度的等级和每一级别分封土地和赐给俸禄的数量等。孟子还论述了从天子到庶人的交往中应尊守的原则。他认为这之间“义”是 路,“礼”是门,大家都必须遵循。他认为朋友之间交往的原则是“德”,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2759
2
四书 孟子 00 简述 简述 孔孟之道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影响极深 ;孔子 、孟子名满天下。孟子与孔子齐名,被儒家尊为“亚圣”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并以其名命之 。 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孟子是对他的尊称。他是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孟子生卒年代不详,据推测约在公元前372年至289年。 孟 子也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受到一些国君的隆重接待,并曾一度担任了齐宣王的客卿,但因他的“仁政”思想难于被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3673
3
四书 孟子 01 梁惠王上 《梁惠王》是《孟子》七篇之首,分为上下两篇。《梁惠王上》共七章,阐述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他的施政主张是王道和仁政,认为这是立国之本。因此,认为国君应该施行王道和仁政,不应该推行霸道和暴政。 孟子主张为政应把仁义放在首位,把功利放在其次。本篇一开始他就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认为施政要以仁义为准则,无论君臣都要依此准则行事 ,不应以私利而违背仁义。这样国君才能受百姓拥戴而掌握天下。 孟子还主张国君应给百姓提供较充分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以安定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3887
4
四书 孟子 02 梁惠王下 《梁惠王》下篇共十六章,继续阐述孟子关于仁政的思想主张。 孟 子认为仁义是处理国家事务的准则,应贯彻到各项政务当中。对待百姓要施仁政,才能受到百姓拥戴。因此 ,要顺应民心,关心百姓疾苦,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上,也必须以仁义为本,顺应邻国的民心,保障其百姓的利益,在选用人才时,要任用 “贤人”;不要轻信人言,而应深入考察,确实是贤,然后再使用 。 孟子提倡仁义,敢于指责暴君。认为“贼仁”、“贼义”的天子,也应该叫他为“独夫”,杀了他也不叫弑君。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3509
5
四书 孟子 03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上篇共九章,通过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继续阐述有关仁政的思想主张。 孟子急于希望实现仁政和王道。因此,本篇一开头就指出像齐这样的国家,实行仁政和王道是很容易的。 孟子在本篇中提出“养浩然之气”的身心修养的主张,认为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并指出它和 “义”的关系,以及修养它的办法。 孟子列举前代贤人,尤其是孔子的言行,引出“ 仁”和“义 ”,并揭示了“王道”和“霸道”的实质。 孟子分析了“不忍人之心”,论述了仁、义、礼、智 “四端 ”,指出它是仁政基础,是维护国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4204
6
四书 孟子 04 公孙丑下 《公孙丑》下篇共十四章,记叙了孟子在齐国期间的言论和活动。孟子的言行反映出他的思想品德和政治主张 。 本篇开头,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观点,阐述了施行仁政的思想主张。 孟子对施仁政和行王道的思想主张充满自信,希望在齐国一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宏伟的抱负,所以对齐王耐心说教,锲而不舍。但是时已非前代,王已非前贤。齐王只知对内压榨,对外扩张,不能选贤任能,爱惜百姓,与孟子的观点及学说背道而驰,孟子无奈离开齐国到其它国家去寻找知音了。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3417
7
四书 孟子 05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上篇共五章,记叙了孟子在滕国与滕文公的交往情况和言论主张。 孟子尊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先王和前贤,赞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及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并以此作为他的仁政主张的依据 。 孟子强调“孝道”要合于“礼”。主张尊卑亲疏有别;坚持丧葬要按古礼进行。反对墨家的“爱无差等”和“薄葬”等主张。 孟子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主张恢复井田制,实行“什一” 之税,使百姓能安居乐业。 子认为社会应有“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区别与分工,主张“劳心者治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4171
8
四书 孟子 06 滕文公下 《滕文公》下篇共十章,记叙了孟子与其学生及其它人的对话,反映出孟子关于仁、义、节操的观点和主张。 孟子提出“大丈夫”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论“独行”还是“居天下”,都要如此。 孟子主张一个人学而有成,就应为国出力,即使急于做官也是应该的。但做官“必依其道”,否则 ,就是“钻穴隙之类也”。 孟子认为对待诸侯应进退有节,不能卑躬折节,失去自己的尊严。 孟子举商汤和周武王为例,歌颂了“王道”;通过赞扬孔子,批驳“墨子”和“杨子”,阐述了“仁义”。 孟子通过对陈仲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3281
9
四书 孟子 07 离娄上 《离娄》上篇共二十八章,记叙了孟子的言论,阐述了孟子关于¨仁义”和“仁政”的思想主张。 孟子认为“仁,入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认为夏 、商、周三代得仁得天下,失仁失天下。他总结说:“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 ,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认为“不以仁政 ,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由“仁义”导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孟子认为“修、齐、治、平”的本质,即行仁义之道。一个人自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3511
10
四书 孟子 08 离娄下 《离娄》下篇共三十三章,记叙了孟子的言论及他与学生的对话,继续阐述仁义和中庸之道的思想和观点。 孟子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赞扬这些先王先贤的事业和思想品德,并认为他们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举舜与文王为例,指出他们虽然地域和时代相隔“千有余里”、“千有余岁”,但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观点、主张是前后一贯的。 孟子认为这些先王先贤的思想核心就是仁义和中庸之道 。篇中他提出了“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礼”、“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以及“中也养不
!!!道南校友 - 笔名:罗思才
3813
«
Start
Prev
1
2
Next
End
»
Page 1 of 2
Main Menu
Home
好好爱我 - 网站里有什么
感恩 Appreciation
环保地球
环保 地球是你唯一的住处
有鸡食品与食谱
有“鸡”食品与食谱
使用微波炉烹饪
新加坡点点滴滴
新加坡从莱佛士登陆到建国
新加坡国民防卫 民防
新加坡历史 新加坡货币
新加坡全国眼科中心
新加坡人民面临债务难题吗?需要协助吗?
文章分享
文章分享
先辈伟人事迹
成语唐诗宋词好歌词
常用的成语
好旧歌 好新曲
好唐诗,好宋词
谋略与战争史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间谍故事
谋略与战争史
中华历史让你增智慧
史记
左传
资治通鉴
历史小典故
古书智慧
四书大学
四书中庸
四书论语
四书孟子
道德经
三字经
千字文
弟子规
好知识,要学习
好知识 要学习
智慧禅修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及后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列国争霸
中东战争
三年零八个月
欧美篇智慧
美国总统
货币战争-欧美金融史
保健与中医
新中 一站式中医中药保健中心 SIN CHONG One-Stop TCM & Healthcare Centre
中医知识
中医养身保健
养身保健运气学
身体健康靠你自己
人体与免疫系统
其他智慧
易经六十四卦 顾问:郭成发先生 - 新加坡易学会前会长
外汇交易基本知识
中国航空母舰的坎坷 (好知识)
认识属于你生日月份的幸运宝石
日语会话(基本)
亲子幼教及右脑开发
1867年日寇德川家族垮台与日寇明治维新
User Menu
About Us
Terms and Conditions
Contact Us
Username
Password
Remember Me
Forgot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username?
感恩 01
感恩 02
感恩 03
感恩 04